今天来看一份26届985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的java投递简历。校招投递必须要分层,对985的硕士来说,那毫无疑问就是大厂。
但是,这位985同学竟然踩了大厂校招的三个大坑。
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下:1三个大坑在哪;2每个模块的问题细说。
快来看看你的简历是否也会有这些问题。
一、三个大坑
1、个人信息五要素缺失
五要素是基础分,千万不能丢。姓名、年龄、联系方式、现居住地、求职意向,五要素要记牢。这位同学缺少了年龄和求职意向两个要素。
年龄是必须要写,因为在校招中,尤其是研究生,有同学已经27岁了,问我能不能去投,有很多人在意这个事。年龄能让面试官迅速判断你是否是应届生。
求职意向,就是你就业的投递的岗位。这个很重要,因为校招大家都在海投,万一这个HR把简历给错到其他岗位的面试官,你的专业技能和项目经历与岗位不匹配,那就功亏一篑了。
2、技术名词逻辑矛盾
简历中写 “基于 DDD 的分层设计”,但技术栈却用 “SpringBoot”。DDD的核心是服务拆分,通常搭配微服务架构,而 SpringBoot 是单体应用框架,两者在技术逻辑上完全冲突。这是很大的减分项。
3、过度包装名词,场景缺失
简历中提到了“高扩展性规则树框架”“节点热插拔““责任链过滤机制”等高端名词,但缺乏实际场景支撑。
节点热插拔,写在接口设计中,但接口修改需要重新上线,根本不符合 “热插拔”的定义。
责任链过滤,只说复用率提升,却没讲原来的过滤逻辑有什么问题,为什么用责任链解决。没有场景的技术方案就是 “空中楼阁”。
所以你就发现他做的事很简单,但包装的非常过度,看第一眼的时候觉得很高大上,但仔细一看,就是把1+1=2包装成高深技术,面试官反而会质疑真实能力。
大厂投递,一定要注意场景业务点,你的难点是什么,为什么要这么做,一定要清楚。
二、每个模块的问题细说
1 教育背景
学历排序颠倒,最高学历未放在首位。应该优先展示硕士经历,再列本科经历,符合HR先看最高学历的阅读习惯。
多余标签堆砌,在985学校后额外标注 211、双一流。985 本身已包含211属性,重复标注反而显得不了解学历标签的逻辑。
2 个人信息
在第一大点中提及到,五要素缺失。
3 专业技能
首先Java版本表述过时且模糊,简历中写 “掌握Java8 Stream Api”,但当前 Java 的长期维护版本已到21。
这种表述会让面试官质疑对Java版本迭代的认知是否落后?若追问 Java21有哪些新特性,答不上来就直接减分。
冗余内容占篇幅。开发工具这一行内容,既没有提问的技术点,也没有证明能力的案例,属于不加分也不减分的废话。
4 项目部分
项目经历是校招简历的 “核心竞争力”,尤其是主项目,需要满足两个特点:重复度低、亮点多。
有两个最大的坑我们在第一大点已经说过了,名词逻辑矛盾、过度包装名词。
技术选型无依据,暴露设计思维薄弱。项目中提到 “用位图实现人物标签”,但位图的核心优势是节省存储空间,适合固定、静态的标签,而人物标签通常是动态的。
这种技术选型会暴露 “只知技术名词,不懂业务适配” 的问题。大厂需要的是 “能根据业务选技术” 的人,而不是 “背技术选型的人”。
还有因果关系错乱。“结合独立队列的设计,实现了多服务器消费和负载均衡” 这是运营部分,但功能和运营是两回事。
你放任何一个功能上,都可以说用独立队列,用多服务器和负载均衡,但这不是在功能本身。
所以,项目经历的项目一定要写充分理解的,该同学项目经历写的很是混乱,暴露了很大的问题,是很大的减分项。
具体细节因为篇幅问题,这里不展开来讲,大家有感兴趣的,可以去搜索同名短视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