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声明:转载来源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oOvuWyEs-bpB3_koWKGwg
一、建立业务结构 才能发现品牌投放的价值
在我所在的消费金融行业,因为长期缺钱的用户很少、大多数人都只是偶然有需求,不精准的砸广告,看到广告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没需求的用户,难免会浪费预算。所以,金融行业最主流的获客方式,还是两种:
一是在字节和腾讯的精准投放;
二是谈渠道,在某些流量产品上拿个固定入口。特别是上游场景的渠道入口——最好的渠道就是电商,用户正想花钱呢、发现买不起,直接帮用户分个期。
这两个,也是我和团队在实际经营中持续努力的方向。
但是,后来在调研竞品时,发现有个团队走的路和我们截然不同:他也做精准投放,但是投放之余,每年会砸大几个亿,做各种各样的综艺冠名、电视贴片。
打开爱奇艺、腾讯视频,总能看到他们的广告。
这些广告,大量砸给了此刻没有需求的非精准用户。毫不意外,这么一年年砸下来,让他在做业务的前几年,几乎年年亏损。
很多人都是看笑话的心态看他,心想——叫你钱不砸在效果上,冤大头吧!
但是几年后他盈利了,而且他不管是规模、还是利润,都强过行业大多数产品。
他还在继续砸不精准的广告,而且在以越来越大的预算砸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一开始我也不理解。
后来反而是在一个叫“提高转化率”的项目上,我理清楚了业务结构,最终找到了他为什么要投品牌的答案。
当时过程是这样的。
要提高转化率,先得知道那些没转化的用户到底是为什么不转化。
于是,调研团队找到了各个环节没被转化的用户做访谈。
问用户几个问题:为啥不转化?后面有没有用竞品?为什么用竞品?
后来发现,影响我们这个产品转化的原因,主要是下面几个——
第一,权益不如竞品。
对于一部分用户,我们给的权益确实不如竞品,用户当然不转化。
第二,价格不便宜。
如果大家的权益都差不多,那下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价格。
对于一部分用户,我的权益和竞品一样,但是价格不如竞品划算,用户也不会转化。
权益和价格,都是产品的硬功夫。
第三,则是觉得“可靠不可靠”。
有很多用户不转化的原因,是觉得我们不可靠、觉得那个投广告的竞品更可靠。
知道这个结论时,我是相当无语:
大家的安全设施、产品服务,其实都差不多。
我们还专门比较了一下产品设计,用户也觉得纯说设计上,品质是类似的。
一个要素一个要素比较下来,都没啥差别。
但是,一部分用户就是觉得我们不可靠……
后来我理解了,这个“觉得可靠”其实就是品牌的效果。
品牌动作,就是通过这个“觉得可靠”影响了业务结果。
因为,用户有几种:
第一种:
对于那些完全理性决策、乐意做功课的用户——他们会客观比较权益和价格,只要我们的产品够好,经过比较,自然会赢得用户的选择,对于这些极度理性的用户,“品牌投放”的确没有价值。
第二种:
对于那些没那么理性的用户——当竞争对手在各种媒体上,不断重复投放、说自己多好多安全时——虽然他也是口说无凭,但是架不住说得多,用户就更容易信。
而且,用户在电视上看到广告,天然就会觉得是“大品牌”,有信任加成。
用户对他的“信任感”,比对我们的要强很多。
那么就会更多选择对方的产品。
这个时候,我意识到,在我们这个行业,品牌的一大价值,是作用于“影响用户决策的感性要素”。
影响这个感性要素的就是“品牌”最主要的价值。
而品牌动作,也分成了产品内的品牌动作、和产品外的品牌动作:
在产品内,可以通过改变页面设计、和产品内部文案等,影响用户的感性认知,这是产品内的品牌动作。
在产品外,则可以通过品牌投放做到。
如果我的品牌投放,花了成本,增强了很多用户觉得产品“可靠”的感受,进而提高了用户的转化率与复购。
那么通过提升“可靠性”,转化率提高了几个点?复购提高了几个点?
这些就是我们品牌投放的收益之一。
这样,品牌投放的性价比,就可以被计算出来。
第三种:
还有很多懒得做功课的用户,他们会选择自己“第一时间想起来”的品牌——如果你真的在他面前出现的次数足够多、坚持品牌投放的时间足够长,你让用户留下了深刻的记忆。
当他产生相关需求时,第一时间就能想起你。自然,你也会有更大的机会赢得这些用户的选择。
“成为用户最先想起、最先尝试的品牌”,这是品牌投放的另一种收益。
这个收益,同样可以算出性价比。
二、一个动作的价值 需要为业务建立结构
为什么我是在做转化提升时,找到了品牌投放的价值呢?
因为在梳理转化问题时,我为自己的业务建立了“业务结构”,才在业务结构中,为品牌投放找到了可以发挥价值的位置。
结构是组织信息的方式。
可以将复杂的信息与业务结果的相互关系,用一种更容易理解、更便于使用、也更少遗漏的方式组织起来,成为辅助判断的工具。
在实际经营过程中,除了“做不做品牌投放”,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,需要判断一个动作到底该不该做。
通用的方法,就是建立业务结构,找到在业务全局中,这个动作的位置、和动作会产生的的所有影响。
怎么为业务建立一个结构呢?
一般的业务结构,会有横纵两个轴——
横轴是环节,是按照顺序,串起来的业务流。
从前到后,会经历什么、涉及什么。
可以老老实实按照“从前到后”的顺序,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罗列下来。
纵轴是分类,在这个环节,会有哪些不同的影响?会不会有多种用户,等等。
举个例子:
大多数业务,在“赢得用户选择”的过程中,会有一个通用的业务结构——从用户出发,以“用户决定交易”为终点。
这是按照用户决策、使用的过程,整理的业务结构,如下图:
对于赢得用户选择的过程,简单的按照顺序从前到后列下来,就是用户是谁、怎么触及用户(触点)、怎么转化用户、给用户什么样的产品、怎样使得用户持续复购,这么五个模块。
每个模块下还有更具体的环节,构成了业务结构的横轴。
具体说来,是下面的顺序:
第一,用户。
A.用户:目标用户是谁。
经营的最终目标,是持续服务目标用户、并从用户身上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。
所以,用户是业务结构的起点。
第二,触点。如何与用户接触。
B.触点-渠道选择:我们先得和用户有接触、有机会出现在用户面前,才能赢得服务的机会。
选择渠道时,目标用户比例越高,你的曝光浪费越少,渠道性价比越可能高。
C.触点-赢得用户的注意力:光接触了,用户不看你,看两秒就划走了,也不行,你得吸引到用户的注意力。
而用户的注意力并不是想吸引就能吸引的——用户正在玩游戏,你问他“作业写了吗?”用户会瞬间划走。
赢得用户注意力的前提,是用户“此刻正在关注、至少不排斥”你想和他聊的问题。
因此,当用户正在寻找解决方案时,是最容易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时机。所以,百度始终是“解决问题”类产品效果最好的渠道之一。
D.触点-理解价值:用户乐意看你了,你要向用户展示的,就是“产品价值”。
用户在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,那么你“能不能为用户解决问题?”“你的解决方案比其他方案到底好在哪里?”
成功说明白这两个问题,让用户觉得你好,觉得你符合自己的需要,才有可能转化。
E.触点-建立信任:用户光觉得你好,也不够,很多时候用户还会有顾虑和怀疑——“你会不会是自卖自夸?根本没那么好?”“有没有其他风险?”
不只要让用户觉得好,还要打消他们的顾虑。
F.触点-留下印象:常常我们与用户的接触,到用户真正开始行动之前,会有个时间差。
用户知道了你的好、打消了顾虑,他还得对自己的这个结论留下印象,到真行动时,才会变成最终的选择。
G.触点-可以获取到服务:前面的环节,可以叫做“种草”,不过,草种上了、用户想要、也信任,但是想买买不到,也不行。你还得让用户能够获取到服务。
到此,触点的任务告一段落,我们对用户种了草,且用户确实有能力获取到服务。
第三,转化。
具体转化时,还有三个要素,影响了用户的转化率。
H.转化-获取服务的成本:用户要走多远才能到最近的店?要从货架高处把商品够下来、还是伸手就能拿到?
用户获取服务的成本越低,越可能完成转化。
I.转化-初次使用门槛:用户不确认你好不好之前,少买比多买容易转化,先买再尝、不如先尝再买。用户使用产品时,最好让用户不用思考、不用学习。这些都是为用户降低门槛的动作。
用户初次使用的门槛越低,转化率会越高。
J.转化-使用前的预期:预期是一把双刃剑——用户没决定用不用之前,预期越高,越有利于转化。但是用户真决定使用了,预期越高、产品越难满足预期,用户反而越容易失望,会影响复购。
第四,产品。
K.产品-价值交付:实际向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?每个价值提供的程度?实际用户使用时,需要支付怎样的成本?要不要花时间、要不要花精力、要不要花钱。
产品价值,是我们与用户最终发生的交易物。
L.产品-价值感知:有很多产品价值,你为用户做了,但是用户没能感觉到,也没用。
用户感知到的价值,才是能影响用户评价、决定之后会不会持续复购的价值。
所以,教育产品都要做“效果外化”——学习效果要尽可能直观的呈现出来,让用户看到。
第五,复购。
影响用户是否会复购的,主要是三个环节。
M.复购-是否满意:用户满意,才可能会再有下一次的购买。
如果用户用了一次,觉得不满意,复购基本也就没戏了。
N.复购-是否记忆深刻:用户到下次有需求时,如果忘记了,也不会再形成购买。
如果你希望用户复购,就需要给用户尽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比如——一个好记的、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,某种独特的声音,记忆点的不断重复,等等。
很多产品会追求“Aha Moment”,也是希望能让用户感觉到强烈的“惊喜”,而超出期望的惊喜会让用户印象深刻。
O.复购-下次使用成本是否低:用户满意、记得,且下次使用成本不高,用户才会大概率持续用下去。
业务结构的纵轴,则是用户分类。
因为现实中,没有产品是只吸引来一种用户的,同一个环节,总会有多类用户同时出现,每类用户只有走完全部步骤才能被最终转化。
而每一个动作,对不同用户的影响是不同的。
当我们思考一个动作要不要做时,既要看这个动作有利于哪一类用户,也要看这个动作会不会伤害其他类型的用户。
所以,纵轴是——
走到环节的用户有哪些种?各自有多少?每类用户的需求、在意的成本会有什么不同?会遇到什么独特的问题?
横轴与纵轴,画成了上面那张关于“赢得用户交易选择”的业务结构图。这张图,可以用来帮我们预判每个经营动作的效果。
在这张“赢得用户交易选择”的业务结构图中,描述了我们做业务时需要考虑的环节:
如果我们能让更多用户从前一个环节走到下一个环节,最终更多用户能成交、持续购买,业务规模就会越来越大。
当然,过程中我们付出的成本越低越好。
而经营,就是找到那些能让用户从前一个环节、低成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动作的过程。
我们判断一个动作的价值,就是找到它会作用于哪个环节、对用户产生怎样的帮助。
不过,很多时候,一个动作会影响多个环节,有时候它在帮助一个环节的时候,会坑另一个环节。所以,看每个动作到底值不值得做,既要看它对所在环节的影响、看它的实施成本,还要看它对其他环节的影响。
三、怎么借助业务结构 判断一个动作该不该做呢?
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操作:
第一,找到业务结构。
为自己的业务梳理出业务结构,从前到后,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列下来,看要实现我们的业务目标——“交易”或“交付”,中间需要经过哪些环节,每个环节有哪些可能不同的影响、不同的分类。
如果你此刻的目标是“赢得用户的交易”,你可以先借助于上文给出的通用结构。
第二,找到动作在结构中所处的位置。
你希望这个动作主要解决哪个环节的问题?你觉得它最大的影响在哪里?
这就是动作所处的环节,也就是你的目标动作主要发挥价值的地方。
第三,列出该动作对其他环节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常常一个动作不仅仅会影响自己所在的环节,还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。
对该动作,会对结构中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影响列下来。
逐一问自己——它会影响A环节吗?会影响A环节的用户分布吗?会影响B环节吗?会在帮助某些用户的同时、伤害另一些用户吗?
这些影响,会有好影响和坏影响。
第四,想不清楚影响时,观察、体验、测试。
有些时候,影响不一定能提前看得那么清楚,有些影响我们不确定是否存在。这个时候,你需要观察、体验、测试。
你可以带着问题去观察——到底这个动作会不会对某个环节产生影响呢?
通过自己实际重复走流程、不断看竞品、感受和比较竞品,不断思考、总结,去发现影响。
如果还是不足以判断,就需要做测试,让实际的测试提供观察素材,帮助你判断影响。
第五,动作一定有实施的成本。
这个动作的实施需要付出多少成本?
第六,基于价值和成本的性价比做出选择。
对于每个动作,好的影响是价值,坏的影响和实施成本是成本,价值与成本比较,看看划算不划算,就足以帮助我们做出大多数判断。
第七,动作做出后,我们再基于实际的影响验证此前的判断,验证动作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。
四、 怎么用业务结构 判断我该不该做品牌投放?
通过上面的方法、借助业务结构的工具,我们可以找到什么时候该做品牌投放、什么时候不该做的通用标准——
实际上,我们在思考要不要做品牌投放时,会有两种情况:
第一种情况,是现在已经有跑得很好的现成增长路径,要不要在现有增长路径之外,再加上品牌投放的动作呢?
比如,我现在精准效果投放做得风生水起,要不要做品牌投放?
我们先拉回结构,看看品牌投放处于哪个环节?
品牌投放,主要会影响的是用户“对价值的理解”与“建立信任”。
那好,这个价值有多大呢?
如果有很多用户,在效果导向的精准投放时,看到了、也注意到了,但是,就是不转化。
做了一下调研,发现,我们的产品、给每个用户的服务,并不比竞争对手差。
但是,用户“感觉上”就是觉得不如竞品好、或者“感觉上”就是不信任,阻碍了转化。
那好,消除这个对转化的“感觉”阻碍就是品牌投放的价值。
除此之外,品牌投放还会影响其他哪些环节呢?——
品牌投放还可能让看到的用户提前留下印象,所以有可能吸引一部分用户慕名而来。
也可能会让每个用户印象更深刻,改善用户的复购情况。
这些也是品牌投放的可能收益。
不过,做品牌投放不只有收益,还要支付实施成本:设计物料需要成本、找供应商需要费用、同时品牌的门槛还很高,小预算的效果远不如大预算。
要不要做品牌投放,就取决于我们判断的效果(带来的转化增加+其他收益)与这些成本相比,到底划算不划算。
你可以测试一下,品牌预算花下去,多少预算、带来多少用户从“感觉不好”变成“感觉好”,从“不信任”变“信任”,进而带来转化率的增加。
你就可以算出投放成本、与转化价值和其他价值的关系。
当然,增强用户的“价值感知”与“信任”,还有其他办法。
比如:能不能改一下产品内的页面——加上“安全保障”、“多少万用户的选择”等文字,颜色从跳脱、鲜艳的颜色,改成更沉稳的深蓝色,从而实现类似的效果呢?
有可能。
我们就要把这个选项预计的价值与成本,和品牌投放做比较,看看到底哪个更值得做。
实际上,产品内部的、改善用户价值感知和信任的动作,成本一般都会比品牌投放低。但是,因为只能影响一小部分用户,更多用户并不会给你的页面多少耐心、还是会直接顺着主流程一路点下去,所以,产品内品牌动作的效果常常有限。
当你希望实现更好的效果时,品牌投放常常是效果可能更好、成本也更高的答案。
如果你决定做品牌投放,下一个问题是:具体在哪里投放呢?
我们可以把不同投放渠道的选择,也作为可选择的动作,代入到上面的业务结构中,去判断影响。
也许我们的主力用户是A,A类用户规模最大、现在转化率也最高。A类用户是我们产品的主力目标用户。
但是,A类用户很理性,并不会因为感受问题影响选择。
我们希望通过品牌投放,改善价值感知和信任的,主要是被这两个问题阻碍了转化的用户B。
那么,虽然我们整个产品的主力目标用户是A,但是B才是我们品牌投放的目标用户。
我们在投放时,那些目标用户B密度最高的渠道、最容易唤起对目标用户B注意力、最容易让用户扭转对我们的印象的渠道,就是最好的渠道。
如果用户B,有集中使用的线上产品,那该产品,就是可能最合适的线上渠道。
如果用户B,有在线下集中的区域。那公交广告就是个好的选择,电梯广告可能也是。
但是,每种广告,唤起用户注意力的方式不同。
公交要靠大色块。
电梯广告,要靠声音洗脑。
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起在电梯间里“拼多多、拼多多、拼得多、享得多”和“Ulike脱毛仪!高级!”的声音。
本质上,投不投放、在哪里投放、用什么形式投放,也构成了很多种动作选择。
将每一个选择套回结构,看对结构中所有环节的影响,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要不要做。
第二种情况,要不要通过品牌投放直接获客?
甚至于让品牌市场部门,直接背用户规模和获客成本,使品牌投放成为主要获客路径之一呢?
一个业务,在“赢得用户交易”的业务结构中,每个环节都会有多种可能的可行选择。
于是,不同的选择,构成了不同的增长路径。
本质上,这个问题是“什么情况下品牌投放可以成为主要的增长路径?”
答案就是,把品牌投放当作一个可选择的动作,看是否可以取得性价比足够高的效果。
我们仍然把品牌投放放在触点的环节,看看以他为触点,是否能足够高效的让用户感知到价值、建立信任、完成转化。
这一看,不难发现品牌投放有天然的短板——品牌投放可以让用户知道产品、理解价值、建立信任,但是用户无法通过品牌投放的动作获取到服务。
所以,通常在品牌投放作为为用户“种草”的主要手段的时,我们还要做另一个动作,让用户可能获取到产品,让产品触手可及。
通常以品牌投放为主要路径的常规打法是:品牌种草,渠道解决用户获取产品的问题。品牌投放会花掉大多数预算,用户看到广告后,直接百度搜索、或者AppStore搜索、或者走进超市,完成下载或购买动作。
于是,我们可以将品牌投放+渠道转化,作为一种增长路径,套回前面的结构,与其他获客路径比较,看看会不会效果更好。、
那好,我们在结构中看一看,什么时候这样的获客路径才会取得足够好的效果呢——
找不到目标用户集中的渠道,你的品牌预算大量花在了非目标用户身上,不行。
产品价值不容易唤起用户的注意力,不行。
产品价值的展示,不直观、不适合品牌的形式,用户根本看不明白,不行。
如果价值展示后,用户不能获取到服务,买不到也不行。
所以,品牌可以作为主要获客渠道的前提有三:
第一,能找到用户集中的投放渠道——常常适合通过品牌投放获客的,是需求相对普遍的大众产品。
第二,驱动用户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产品价值,容易直观展示,通过品牌手段可以快速让用户理解、感受到。
第三,用户看完广告,种了草,想买就能买到。
那些会用品牌投放作为主要获客方式的产品,基本都符合上述三个特点,比如:
在抖音上,给景区种草,让网红们在景区拍视频——旅行是大众需求,景区的核心卖点“美景”特别适合视频展示,种完草你想去景区随时可以去。
英语教育产品——学英语、提高考试成绩和英语能力,同样是大众需求;而且让学员们,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,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,可以直接看到学习效果;下载app就可以直接用上产品。
解决明确问题的快消品,海飞丝、舒肤佳,都是大众需求、价值可以用广告说明白,也适合品牌投放;但是,做品牌投放的同时,还需要在超市铺货,才能让用户买得到。
只不过,很多时候品牌投放的门槛会比其他增长方式高。
预算越大,同一个用户看到的次数越多,印象会越深刻,品牌的效果也会越好。
五、最后
在实际经营时,我们遇到最多的问题之一,就是“看到一个可能的动作,到底要不要做?”
这个时候,“业务结构”是辅助判断的有效工具。
你可以为自己的业务建立思考结构,对于任何一个可选的动作,只要你能在结构中找到他的位置、逐一排查他对其他环节的影响,大多数判断都会更容易的做出。
业务结构,是经营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。
这也是我们“高效经营的7个原则”中的第二个原则:建立业务结构。
前端真的不难,后台确实比前台难一点,奥利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