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载声明:文章来源https://blog.csdn.net/guoyingmiss/article/details/110630709
作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程序媛,第一步当然要先深入需求方啦。以下内容均为本人在编程之外学习的产品经理课程的归纳总结。属于精简重点版。(偷偷约束一下啥也不懂的产品经理)
产品经理定位
为产品和用户服务,忠诚于产品和用户,
有UI sense, 技术基础,运营前瞻性,逻辑性强,理解能力强
精于一点:(目前)只有产品经理能做的(需求评审PRD文档等)
能力:
1)用户分析(用户群,用户行为分析,产品卖点,需求痛点)
2)功能分析(产品调研,关键流程,产品结构,功能点)
3)流程原型(业务流程,产品原型,考核指标,需求文档)
改变自己,提升逻辑能力,精于一点并提升
产品视角
用户视角 == 体验
产品视角== 逻辑(如何来)
商业视角==利益
如何培养:
深度体验:跟踪,客服,售后服务等,多次重复认真完成主流用户的任务
系列化:单点突破,延伸同类,以点带面
追踪式体验:跟踪任务效果,跟踪版本迭代
产品—>竞品,类似品
分析体验用户与场景
1)目标用户 哪些人会来下载这个app
2)典型场景 什么情况下使用
3)需求痛点 解决了什么问题
什么样的用户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产品,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
体验关键功能:
入门使用—> 深度使用—>亮点功能
暴力测试:关键功能上限,安全隐患,关键字,灰色地带,作弊空间,特殊玩法
追踪式体验:主流程全沉浸式体验
通过用户反馈发现问题
最直接,最真实有效的。熟悉产品的第一步
问题:自身问题,竞品问题,
渠道:(公开渠道,半公开渠道,内部渠道)
应用商店,贴吧,朋友圈,微信群,用户投诉,电话录音,客服咨询,用户评价
不同渠道处理策略:
公开渠道:勤搜索,关键字订阅,检测工具
半公开渠道:定期搜索关键字,定期分析用户评(潜入用户群,竞品用户群)
内部渠道:内部用户反馈整合,定期与一线同事沟通,一线接触
反馈渠道
iOS:appStore
Android:各大应用市场
工具:APPAnnie,应用雷达,CQASO等
公开渠道监控内容:
1、低分差评
2、有效评论 反馈问题的
3、异常行为评价 重复多条恶意评价无中生有 水军刷榜
4、竞品变化:监控竞争对手的应用变化(各种评价,新功能反馈,先借鉴)
主流社交平台与常用工具:
1、微博,贴吧,知乎,雪球
工具:关键字,收藏夹,微博,百度,google
搜索:关键字 + site:tieba.baidu.com
内部反馈:
1、客服后台,录音,意见建议,用户反馈,邮件(找客服)
2、微信内部用户群,VIP维护群反馈等(找运营)
商品用户点评:
1】差评2】描述3】异常(刷好评,刷恶意评价)
用户调研
明确背景和目的->选择目标用户->分析用户和问题->准备调研报告->现场调研->
总结报告:
背景:为什么要调研,没有数据可以看吗?数据达不到要求?
典型用户内确定目标用户:时间,地点,配合程度
邀约用户,用户数量
题目设置:猜测用户问题,结合设定
方案:猜测解决用户问题的方案
确定访问提纲:聚焦且开放的问题
题目数量:线上10-20,线下5-10
用户调研总结:安排改进计划,从用户还原问题(不要主观描述,
尽量要视频语音截屏等客观事实)对用户及时反馈通报
调研误区
不要问用户要什么需求——中立立场——适量合适求精———不要依赖调查问卷
思维导图梳理用户需求
不要局限于现实情况
思考方式:谁会用(所有感兴趣的人),什么情况下会用,遇到什么问题,怎么解决
Xmind MindNode
用【用户-场景-问题-现有解决方案】来分析需求,挖掘需求,为了通过产品设计
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用【用户-场景-需求】来分析产品,出发点是分析产品目前提供的是否能解决
用户之前发生的问题,还差什么,优化产品
根据影响面做需求优先级排序
四象限看用户量与发生频率:
优先解决大用户量的高频问题,基础体验
最后解决少量用户的低频问题,超好体验
开发难度和效果
优先见效快和开发难度不大的,迭代
最后做很费劲且见效慢,未来的机会
产品价值
迫切程度:是否急需
付费意愿:是否为了解决问题儿付费
ARPU:如果开发出,用户会付多少
目标群体的熟悉程度
是否了解用户使用场景
是否了解用户群体
结论
用户-——> 场景———>问题———>对比效果
从问题到需求
1)收集问题—分析用户反馈 可视化图分析 多维度划分数据(性别,年龄,新老用户,主要行为)
2)分析问题,通过用户访谈了解原因。划分主要的维度,例如用户活跃程度和收到消息频率(产品的关键使用方式),思维导图方式划分用户开展-场景-问题-现有解决方案
3)分析问题,拿到主要可以优化更改的需求,需求优先级排序,(用户量和出现/使用频率)
4)产品设计—根据需求提出解决方案
5)需求评审实现,埋点,数据统计
6)结果—上线后效果评估对比。数据反馈,
用户-场景-问题-解决方案。是一种把问题转化为需求的思考方式
已有功能点优化
反应速度不同:邮件,口头敲定,不需要额外评审,一般在迭代里
开发难度不同:1-3人工作量,不是全部工作人员
评判标准不同:效果对比
前提:
1)分析熟悉产品功能现状和逻辑
用户—流程—业务逻辑后端逻辑
2)现有功能出现的问题:现象(哪些用户出现了什么问题),原因是什么?影响面
3)解决方案:找到关键点(哪一个节点出现问题);多种方案;难度评估(四象限决定优先级)
4)结果:考核指标(用什么来评估产品表现);数据对比(验证是否正确)
新功能
完整的功能点,要经过简单评审才能提交研发。设计之前,要从用户,平台,
商业三个角度明确功能作用。
对外讲体验
对内讲效率
对商业讲转化(用户,收益)
设计流程:
明确目的—>明确功能基本逻辑—>调研相关产品功能—>制定功能方案—>
方案细化—>原型设计与需求文档—>运营推广方案
开始前:
选择调研产品
体验产品—主要流程深度体验,结合产品方向理解
对关键功能分析背后原因,功能表格比较
总结:当前功能总结,总结优化
功能是构成产品的元素
业务流程设计
业务流程——产品设计的必需产物。需求的见证,同PRD共同上传管理
产品设计中作用:
功能优化:参考之前的流程,找改进点
新功能:单通道流程图,看用户、信息流向
独立产品设计:泳道图,复杂的用户,信息交互处理
原型交互设计:页面流程图,规定页面交互方向
基本业务流程图包含:
事项,用户,信息,异常
单通道功能流程图:
明确用户与任务—开始与结
束—明确顺序—异常情况—优化调整—输出
技巧:主线清晰,先主后次,优化调整,先繁后简
提升秘籍:多看,多想,多画 ,多交流
常见问题:
核心问题处理,判断只有是否,连接线不能交叉,异常判断顺序清晰,
减少流程中的用户操作
业务流程图示一切功能的基础
页面流程
页面流程:用户视角,主要看流程的合理性
信息架构图:产品视角,看功能点
页面流程图适合于挑战比较复杂的产品功能,电商,社交
包含:
四方形:业务流程中的四方形部分,异常流程为tips或者弹层
流向:主流程,辅助流向
重点元素:每个流程中表达的重要点
面向对象:UI/UE/产品经理/前端开发
原型
俗称线框图,草图。从虚拟概念到用户基础的中间过渡,上传下达,传给UI/UE
同事和其他开发人员。
产品从原型到上线:
手绘==》低保真==〉高保真==》UI设计==〉上线
做什么-》确定主要元素-〉交互设计—》视觉设计
原型必备:
页面结构清晰,跳转关系明确,
与业务流程一致,完整表达用户需求,
功能元素明确有序,位置关系清晰,
不同状态变化清晰,清晰的交互逻辑,
界面统一,真实比例和数据,边界状态
目录树清晰,阅读流畅
注意:
1)所有需求理清楚,首先搞清楚业务需求,业务流程画好,在进行原型绘制,交互过程所有交互细节。
2)不要上颜色,交互不需要详细,有UI、UE只需要告诉是否需要着重突出
3)不要横生枝节,加一些无关的东西
4)修改记录,关键在修改需保存文件
功能点调研
什么情况下去调研:
1)创新功能,去调研其他平台
2)竞品出现新功能,大型产品适合功能调研
功能调研与产品调研区别:
如何做调研:
1)明确目的:能不能抄?怎么抄?抄什么?为什么这么做?
2)核心问题:谁在用?为什么用?怎么用?先清楚目标用户,产品功能现状,先知己找行业领先,产品口碑领先,以及新兴热门产品,功能核心和关键点,差异点区分和取舍
3)数据表现:覆盖率,发布量,成交量
总结:结合对方的技术等方面区别,决定要不要抄以及抄哪里,怎么抄
例子
误区:
1)没结论
2)杂乱,归于追求大而全
3)非要提改进意见(先了解底层逻辑业务)
产品调研
1)用户场景需求是如何被满足的?
2)产品逻辑:用户流向,数据流向,汇合点(用户体验,汇合点关键页面,关键功能路径)
3)产品表现:数据表现(排名,评分),用户表现(点评,产品点评)
4)运营路径和方法(互联网圈—网红—明星,推广广告,活动等策略)
5)调研报告。目的,用户-场景-需求,迭代,数据变化,流量变化,策略变化等方面
误区:
产品调研(几个产品的功能/迭代/用户),不是行业调研
二三手数据不能证明太多,
不是一定要加入改进建议,可以没有改进点(不了解底层,不深入场景,提出的建议都不成熟)
避免大而全,拎出重点,多余的不用啰嗦
强烈的个人倾向,不要加入个人建议,个人情感
为什么做调研:
提高产品感:见过,用过,思考过,理解行业趋势,懂得图和运用,同行交流的谈资
提升工作效率:追踪竞品,知道背后意义,同业异业合作,抄是门艺术,不仅仅是技术
调研关心的内容:
调研方法:
多个产品调研
找不同,找相同:
1)关键功能的差异(交互/底层逻辑)
出结论:
AB相比,优点,缺点,亮点
怎么抄,抄哪个,怎么抄
调研第三方产品
1)明确目的(要满足什么需求:目标,成本:能否自己做?,关联性:和目标关系,期望值,其他:稳定性,介个,稳定)
PRD需求文档
什么是需求文档:MRD,BRD,PRD。
效果:说明为什么要干,怎么干,干了后有什么效果(目的)
内容:明确产品背景,需求,流程,原型,交互,修改历史等
谁看:设计,研发,测试,产品,运营
作用:内部沟通:明确所有需求和细节。存档:交接,有据可查
工具:Axure标注(画的原型直接写标注),Word,
好文档的特点:
1)结构清晰,层次分明
2)背景描述清楚
3)流程图,业务流程,页面流程均有
4)目标,考核指标,算法清楚
5)习惯,变更过程清楚,历史记录
如何写:
1、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:
谁提的需求,什么场景,遇到什么问题?
简要描述分析过程:如何决策,最终解决方案
相关的背景数据资料?数据指标得到的结果
明确本次需求:用户场景需求,解决什么,方案是什么
2、需求目的和功能列表
需求整体是什么?是否需要分阶段?
需求做哪些?前后关系
功能清单列出来
涉及到的功能或页面,影响当前的一些变动,一些关联
3、流程与所处的产品模块的关系
业务逻辑图(一般不需要介绍业务),业务流程图,页面流程图(页面关系,关键触发点)
4、功能详细描述
交互设计图
原型图,各种异常状态和异常逻辑以及边界值的处理
5、测试用例
关键用例
关注点
错误提示表
异常情况
6、考核指标
统计哪些指标,埋点(转化率等)
如何计算,(A页面UV/B页面UV)
如何埋点,第三方,后端埋点
总结:
产品经理对数据的认知
1)数据映射现象
2)数据发现问题,产生需求
3)工作导向作用,数据展示结果
数据类型:
诊断性,描述性,预测性,指导性
如何分析:
基于、回归业务(根据转化率生产需求),数据指标,
漏斗模型 : 多渠道逐层筛选
具体业务—>抽象模型—>核心指标
筛选,到底哪一步出现问题。
AARRR
获取用户->激发活跃->提高留存->增加收入->传播推荐
需求评审
前提:需求文档,提前找核心人员小范围沟通,提前消灭大问题,核心人员出席时间,会议邀请提前发出,会议邀请带上BRD,PRD,提前会议室布置
现场:根据PRD步骤来,技术细节交互细节等会下讨论
需求背景->用户需求->功能模块->流程->原型交互->数据指标->开发人员->预计上线时间
需求评审目的:
1)让所有人明确需求的背景和目的
2)提前确认和统一产品需求实现的过程和方法
3)让参与者明确知道工作内容和交付时间
4)让研发,测试评估产品开发周期,让产品经理根据业务需求程度决定
评审会后:
1)排期
2)记录整理遗留问题,逐个解决
3)会议记录,问题记录和解决方案
4)修改后的PRD,发出最新版,放到内部系统备案
5)有必要的话,约下次会议时间
上线邮件
人员:所有涉及的工作人员,客服人员,运营人员,boss
标题直白:明了清楚,什么事情
内容清晰:背景(主要需求目的),过程,功能清单,后续计划,
上线效果:数据对比:上线前后数据对比
特殊情况说明:延迟原因,提前原因,夸奖和批评
表扬有技巧:案例,小事,观察结果
细节做得好:测试附账号,推广附内容,使用帮助文档
帖子还没人回复快来抢沙发